服務熱線
0596-3920641
摘自《罐藏食品》——福建標新集團訪談錄·洪小云
福建省東南城市漳州市作為“中國罐頭之都”已是業內人人皆知。從馬口鐵、鍍鉻鐵開始,印鐵、制罐、直至罐頭企業,在國內擁有如此完整的罐藏食品產業鏈的地方也只有漳州。這里地處亞熱帶,東南面對臺灣海峽,西北背靠粵東及閩西山區,既有豐富的海產資源,也有傳統的蘑菇、麻筍、荔枝、龍眼等果樹產品,更有上個世紀中葉開始不斷積蓄的罐頭加工產業基礎。這里是閩南地區文化的發祥地之一,隔海相望的臺灣島就有不少名人的祖籍在漳州,閩南語那首著名的《愛拼才會贏》在漳州被廣為傳唱,經久不衰。“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改革開放之后,漳州人的打拼精神被激發,經過了三十多年,這里涌現出一批靠打拼獲得成功的私營企業。中國罐藏食品產業中知名的制罐企業——福建標新集團便是其中之一。
2016年11月17日,緊鄰廈門的漳州臺商投資區里,福建標新集團工業園開業典禮在鑼鼓聲中拉開帷幕。紅毯、彩旗、賀幅、氣球、花籃、鑼鼓、舞龍斗獅、歡聲笑語……,來自全球各地的賓客三百多人共同見證了標新集團開創28年來最為輝煌的嶄新起點——角美工業園隆重開業!
沒有無原因的結果,也不會有無結果的原因。但凡做實業取得成功的,背后一定有其各種成功的要因。標新人在踏上平坦華麗的紅地毯之前,走過的是一段又一段的崎嶇小路;慶典上綻放的鮮花不知灑落多少標新人的汗水和淚水;標新集團董事長林清漁、董事林清鐘、總裁林清標都是十分坦誠的創始人,談吐之間,在令人感受真誠的同時,也感受到一股強大無比的精神力量。
誠信立標 筑恒久未來
標新集團的前身是“土坪制罐廠”,創辦于1988年,是一個“十幾個人,七八條槍”的小作坊。二十八年后的今天,標新集團已經擁有20條世界先進的電阻焊生產線、二條美國明斯特/斯多里高速易開蓋線、三條日本富士涂布彩印線,形成了覆蓋馬口鐵彩印涂布、制罐、馬口鐵全開蓋、罐頭機械等全產業鏈的產、研、銷為一體的綜合性企業。標新集團旗下有:福建標新易開蓋集團有限公司、福建標新集團(漳州)制罐有限公司、福建標新集團(漳州)機械有限公司、山東單縣標新制罐有限公司等多家子公司。占地300畝、總投資2.5億元的福建標新集團角美工業園的落成開業,標志著標新集團登上了一個新的起點。
談到標新取得成功的最大因素時,董事長林清漁自豪地答道:“誠信!”總裁林清標更是脫口而出:“誠信立標,這是標新集團經營理念之首”。
林清漁認為,做企業先做人,誰都不愿意和沒有誠信的人打交道,做企業如果為了一時的利益而不講誠信,這樣的企業只會是越做越糟,路子越走越窄,最后關門。“信立,林清漁。人無信不立”,這是林清漁的微信號名稱。林清漁表示,標新對內對外都十分注重“誠信”二字——二十八年來,即便是在經營過程中出現的流動資金短缺的最困難時期,標新公司都會向私人借款發放工資,“從未拖欠或拖延過員工工資”是標新辦廠28年來引以自豪的一件事;二十八年來標新也從未逾期過銀行的一期貸款,對銀行而言,標新是十分值得信賴的企業;對于客戶的“誠信”,主要表現在交貨期和產品質量上,為了趕貨,標新從來不惜加班加點,而在質量上,標新莊重承諾,如果出現質量問題,只要是制造工藝上的問題就一定對客戶負責。
標新的誠信換來了員工的同心同德,也換來了客戶的“將心比心”。據了解,目前標新制罐被拖欠的貨款幾乎沒有,供需關系健康和諧,用戶對標新公司的信賴為標新公司的持續發展發揮了巨大作用。
務實創新 樹行業典范
從建廠到現在的28年間,制罐技術突飛猛進,如果沒有不斷地技術創新,企業的產品就不能迎合市場的需求,發展只能是空談。換言之,標新集團的28年,是持續創新的28年。難能可貴的是標新走了自己的創新之路。
林清標強調:“沒有創新,標新集團不可能有今天”。林清標回憶建廠初期因為沒有技術而碰到的尷尬,早期購進的兩臺電阻焊機安裝后根本不能正常運轉。要么就此夭折,要么改造它直至可以生產。為此,林清標和他的團隊開始硬著頭皮上,沒日沒夜,吃睡在車間,啃面包充饑,兩天三夜不出車間是常有的事,翻來覆去地拆裝和研究設備。功夫不負有心人,標新的“草根班子”團隊終于初步掌握了設備的核心技術,并成功地進行全面改裝。林清標對此深有感觸,他說:這兩臺焊機成就了標新現在的輝煌。因為通過改裝成功,團隊上下信心十足;因為成功改裝,標新從一開始就充分認識到技術的重要性;因為改裝的艱辛經歷,標新從一開始就締造了一支學習型且充滿創新精神的技術團隊。據說這兩臺焊機還在服役,但除了外殼,機器的核心部件都是經過改裝了的,一旦有故障就自己修理。
標新的技術創新是務實的——一切創新為提升產品質量服務、為提升生產效率服務。1997年標新成為農業部全面質量管理達標企業、2003年公司通過ISO9001:2000國際質量管理體系認證、2010年公司成為首批福建省級企業技術中心、標新產品成為福建名牌產品。在以質取勝、滿足客戶需求、不斷提升產品質量的方針指導下,公司建立的車間、品管、廠部三級全面質量管理體系,發揮了高素質品管人員的優勢,利用了引進的先進檢測設備,使原料從進廠到產品出庫全過程都在嚴格的質量管控下進行,確保了產品質量的穩定與提升。2005年公司引進美國先進的易開蓋生產設備和瑞典先進的檢測裝置,在馬口鐵易開蓋的生產中,為解決“罐頭好吃難開”的難題,滿足消費者“方便、快捷”的需求,公司組織專業的攻關、研發團隊,經過反復的論證、實驗,解決了易開蓋開啟難題和擦傷問題,使標新易開蓋產品具有產量高、啟破力小、耐壓強度大、刻線深度均勻、方便開啟等優點,得到了客戶的一致好評,產品暢銷國內外。多年來,標新集團榮獲“中國包裝行業高新企業”、“福建省包裝龍頭企業”等殊榮,標新產品成為了“福建名牌產品”。
重視學習 建精英團隊
“沒有金剛鉆,攬不了瓷器活”。林清標清醒地認識到技術的重要性,并早早的行動起來。為了改變他所帶領的團隊整體技術水平,林清標做出了當時小型私營企業不可能做的事情——將學校引進工廠。經過與漳州工業學校協商,請對方到工廠辦夜校,這樣員工既能學習專業知識,又不耽誤工作,還能將當天在生產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帶到課堂上,請老師答疑解惑,更好的將理論與實際相聯系。林清標本人也堅持參加夜校學習。這樣的夜校從1991年開始,直至2001年正式辦學,可以頒發國家認可的畢業證書,并延續到了2010年。標新的人才就是這樣培養起來的。林清標也強調只有自己去培養人才,企業才有取之不盡的源泉。據說,之所以在2005年將公司名字從原來的“土坪”改為現在的“標新”,也正是想突出標新自身這種精神,即標新立異,在技術上不斷創新,敢為人先的精神。
“成就精英,打造精品”。這是林清漁把企業人文素質融合到產品質量上提出的新的企業文化理念。除了合辦技工學校培育技術人才,標新公司還不斷開展內培外引、專業授課、師徒幫帶、現身說法等活動持續提高員工的理論水平與實踐能力。林清標很坦率地說:“標新公司絕不會對員工有任何的技術隱瞞,只要員工肯學,就能學會。公司為了提高員工的技術水平而不斷地創造學習條件,對培養員工的忠誠度同樣有幫助”。在談到員工跳槽時,林清標自豪地答道:“真正優秀的標新員工沒有一個跳槽的”。標新集團機械有限公司總經理蔡志勇則說:“從標新出去的員工,能將在標新學到的知識運用出去,我們為他們高興。標新不怕你學會了跳槽,就怕你沒學到技術瞎指揮。希望那些出去了的還可以很驕傲地說:我是從標新出來的。”
“標新是一個激勵向上又包容開放的學習型企業平臺”,標新制罐許登閩副總經理發自內心地評價自己工作多年的公司。
同舟共濟 構筑大家庭
標新公司是家族企業,但在工作上按制度辦事,工作之余整個公司猶如一個大家庭。公司高層處處為員工利益著想,員工也知恩圖報,與企業風雨同舟。據介紹,與企業同舟共濟二十年以上的員工就有二百多名。
團結就是力量。要團結所有從業人員,就必須把企業管理成一個大家庭。與員工一起摸爬滾打過來的林清標隨和、務實、謙遜、坦蕩,每個員工,無論是中高層管理人員,還是一般工人,在林清標眼里,都是一家人。“家和萬事興”,構筑“家庭式”的大企業便是標新公司的又一特色。
林清標總裁坦率地說:“標新的員工工資并不算高,但大家之所以愿意聚集在一起共事,應該歸功于企業良好的工作氛圍,大家互相幫助扶持,像一個大家庭。”
據悉,前幾年,標新有一位技術人員在上廁所時滑倒摔傷,導致要開顱手術,但是這名員工家境困難,無力支付手術費用。于是公司迅速組織籌款,這位員工手術成功后尚未康復便堅持要來上班,以表達對公司和同事的謝意。而從另一個標新高層管理人員口中聽到這樣一句話:“有這樣的老板,工資高低已經不是問題”。原來,這名管理人員的孩子在上大學擇校問題上遇到點麻煩,得知消息后的林清標連夜趕到這所大學,以聯合辦學的方式解決了問題。這名管理人員動容地說:這已經不是錢的問題了,而是真情,在這樣的公司上班還計較工資多少就太對不起老板了。
董事長林清漁多年來在除夕夜和工會干部一起與留守工廠的員工歡聚一堂,吃年夜飯、送紅包,并組織大家“一日游”等活動。在公司的人文關懷和人性化管理下,員工與員工之間充滿了友愛和關愛,員工把企業當成自己的家,把業主當做可信賴的“家長”,企業大家庭的氛圍非常濃烈。
《標新報》介紹了標新在構筑“大家庭”的用心。新落成的角美工業園的員工宿舍里配套的衛生間、衣柜、空調、熱水器等設施完備齊全,為員工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環境和舒適的住宿條件;員工食堂日夜向工人提供衛生、豐富的食品。在3000平米的活動中心里,職工書屋、KTV歌廳、網吧、影視廳、臺球室、乒乓球室、棋牌室、網吧超市等,一應俱全,豐富了職工的業余文化生活;下班之后喜歡體育運動的員工還可以盡情地在4400平米的球場上打籃球、 打羽毛球。
人心都是肉長的。標新集團高層的用心付出自然得到員工的積極回饋,尤其是在公司遇到突發事件時,員工們的表現說明了這個“大家庭”的高度和諧和團結——
1999年深秋,不期而至的“十四號”強臺風正面襲擊漳州,眼看公司簡易工棚的屋頂就要被大風掀掉,標新員工冒著生命危險,用自己的身軀鎮壓在頂棚上,任憑風吹雨打,用生命保住了公司的財產;
2004年寒冬,一場特大的暴風雪把山東分公司的倉庫、宿舍轟然壓垮,員工受傷,財產損毀,到處一片殘垣斷壁,在這危難時刻,公司領導抱病飛赴現場,看望傷員,作出了一個企業家的莊嚴承諾:“救人第一,我要不惜付出任何代價!”
2011年盛夏,一場暴雨,傾盆而注;公司倉庫、車間瞬間成了一片汪洋,沒有指令,無需要求,下班的趕來了,沒吃飯的趕來了,半路而返的趕來了,眾志成城抗擊暴雨,萬眾一心搶救物資;
2014年4月14日,一伙外省籍民工有組織、有預謀的聚眾鬧事、打砸工廠,共產黨員當即挺身而出,帶領自動護廠的員工與歹徒做堅決的斗爭,保護了公司的財產、維護了法律的尊嚴(該團伙首犯被判刑);
在今年10月的“莫蘭蒂”強臺風襲擊閩南時,標新員工弘揚老標新精神,又一次續寫了抗擊強臺風的歷史一頁。
回想起這些令人感動的經歷,林清漁發出了由衷的感慨:“標新員工在突如其來的災難面前,義無反顧地參加抗災搶險、生產自救的壯舉,充分體現和弘揚了標新人不畏艱難、戰天斗地的英勇氣概,體現了標新員工心系企業、與企業同舟共濟的深厚情感。他是精神的永恒、力量的象征,是忠誠、同心的體現!這些崇高的品格和高尚的情操將永載標新史冊,標新將永遠銘記!”
刪繁就簡三秋樹,領異標新二月花
在標新集團嶄新的辦公樓里,幾乎每一間辦公室甚至會議室都掛有一幅幅充滿哲理的書法作品,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每一幅字畫的內容都是林清漁的感悟與體會,依照林清漁對該辦公室主任的了解和工作特點而請人書寫并掛在辦公室的顯眼位置,或提醒、或警示、或勉勵。“悟道思賢”、“悟道思遠”、“悟道思災”等等就是他贈送給兄弟、兒子的勉勵之詞。
在林清漁的辦公室掛著的是標新十五周年廠慶時請人書寫的“刪繁就簡三秋樹,領異標新二月花”。林清漁介紹說“‘企業’ 二字寫得端端正正,標明標新集團行得正坐得端。‘十五年’寫得歪歪扭扭,象征著標新集團建廠十五年來所走過的路是坎坎坷坷。整句話的意思是說林家三個兄弟一路走來,同心同德,不斷創新,將繼續引領標新集團再創輝煌”。
在辦公樓前,四個大理石雕塑分別代表“忠誠、同心、創新、共享”。這是標新集團積淀多年的企業文化之精髓所在!
在標新工業園大門正對著的園區深處,矗立著一塊重二百余噸、高一丈二的泰山青藤石,格外引人注目,也令人腦海浮現出“堅毅”、“挺拔”、“厚實”、“穩重”、“擔當”等詞匯。忽然間發現這些詞匯不正是可以用來說明標新集團的企業性格嗎?
Copyright © 2015-2020 版權所有 福建標新易開蓋集團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福建省漳州臺商投資區角美標新工業園 電話:0596-3920641 閩ICP備16033620號-1 [技術支持:向榮科技]